首页

欧美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17:55:43 作者:与天问一号任务相比,天问二号任务有哪些难点? 浏览量:18719

  5月29日1时3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天问二号任务新闻发言人韩思远介绍,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了火星“绕、着、巡”探测。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2016HO3小行星和311P主带彗星开展相关探测活动,两者之间的探测目标不同,涉及的技术难点也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弱引力条件下的附着与采样。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2016HO3小行星的平均直径约41米,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任务难度巨大。

  二是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2016HO3小行星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311P主带彗星距离地球约1.5亿至5亿公里,因此通信存在较长延迟。距离地球远、多目标探测、任务周期长,对轨道设计、能源管理、智能控制以及工作状态的长寿命、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是探测目标天体特性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我们根据现有观测数据,对探测目标天体特性进行了计算,特别是对于2016HO3小行星的自转速度、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也采用了边飞边探边决策的实施策略,提高了探测器智能化自主化程度,并设计了3种采样方式,以应对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李佳悦 马帅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视频丨《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三集:为有源头活水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注册登记机构。徐华清介绍,截至2024年7月15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累计成交量4.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70.92亿元(人民币,下同)。CCER市场价格从2020年的10元/吨左右,上涨至2024年7月的77.93元/吨。

五部门:加大儿童参加基本医保动员力度 优化新生儿参保流程

3月27日电 自然资源部27日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永梅在会上介绍了1至2月份土地供应相关情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中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牢固确立

蔚蓝海面,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耸立。位于广东阳江南面海域的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全力运行,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约56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二次元“谷子”热潮吹向股市,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

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尔塞拉·穆萨贝留在其评论文章《南海为何风浪再起?》中表示,南海地区各国很清楚菲律宾外交政策被美国玩弄于股掌之间,近期发生的纠纷就是一个例子。从历史上看,不管是《华盛顿条约》《巴黎条约》等国际条约还是英美关于菲律宾领土的协议,仁爱礁都不属于菲方管辖范围。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非遗“上街” 传统文化展新韵

当天,由福州南到深圳北的D3337次列车抵达深圳北站。随着乘客陆续走出列车车厢,张玮祎在例行巡视车厢时,于2号车厢的行李架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白色双肩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